炒股杠杆配资 /
2024年是境内ETF市场成立二十周年,指数化投资已成为境内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买股票如何加杠杆,越发受到投资者认可。从2004年第一只ETF成立到2020年ETF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境内ETF市场经历了17年;而到第二个万亿,境内ETF市场仅用了3年;到第三个万亿,仅用了9个月。截至2024年底,境内ETF总规模已达3.7万亿。ETF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从全球、境内两个维度,产品、机制双重视角,阐释和剖析2024年度ETF市场情况和2025年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全市场了解ETF产品特点、行业动态提供参考。全篇共有五个章节,按照全球概况、各市场概况、境内概况、上交所情况递进展开,以未来趋势展望作结。附件为专题研究,联合兴业、鹏华、广发、易方达、华泰柏瑞、南方、华夏、华安、招商、天弘等10家基金管理人,围绕宽基ETF、科创板ETF、红利ETF、央国企ETF、债券ETF、黄金ETF等产品,以及ETF互联互通、ETF投资者画像等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全球ETF发展概况
保持快速发展
(一)产品规模创新高
截至2024年底,全球挂牌交易的ETF(含ETP)超1.3万只,资产总规模达到15.09万亿美元,较2023年底增加30%。近20年的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产品数量更是连续20年保持正增长。
(二)权益ETF占主导地位
从全球ETF投资的资产类别来看,权益ETF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底规模达到11.29万亿美元,占全球ETF总规模的比例达到74.8%;债券ETF规模达到2.39万亿美元,占比15.8%;商品ETF规模约3110亿美元,占比2.1%;其他类ETF规模约1.1万亿美元,占比7.3%。与2023年底相比,权益ETF规模增加31%,债券ETF规模增加16%,商品ETF规模增加72%。
(三)资金净流入加速
2024年,全球ETF行业资金大幅净流入,达到1.76万亿美元,较2023年净流入额增长超80%。分资产类别来看,权益ETF资金净流入最高,达到1.25万亿美元;债券ETF资金净流入达到4056亿美元;商品ETF资金净流出14亿美元;其他ETF资金净流入997亿美元。2024年全球资金净流入排名前20的ETF产品中,境内有3只沪深300ETF——华泰柏瑞、华夏和嘉实位列其中,分别排名第5、第16和第18。
全球主要ETF市场发展概况
各具特色
在2024年各交易所排名中,上交所ETF成交额位列亚洲第1、全球第3,规模位列亚洲第2、全球第8。
(一)美国ETF市场
截至2024年底,美国ETF市场规模为10.46万亿美元,占全球ETF市场规模比重近七成。
(二)欧洲ETF市场
截至2024年底,欧洲ETF市场规模达到2.20万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比重约15%,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ETF市场。
(三)亚太ETF市场
截至2024年底,境内ETF市场规模近5000亿美元,2024年贡献亚太ETF市场规模的五成增量。截至2024年底,日本ETF市场规模达到5700亿美元,中国台湾ETF市场规模为1930亿美元,韩国ETF市场规模达到1155亿美元,中国香港ETF市场规模约600亿美元。
境内ETF市场发展概况
蓬勃发展
(一)产品规模迭创新高、产品布局日益完善
截至2024年底,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ETF数量达到1033只,较2023年底增长16%,总规模达到3.7万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81%。其中股票ETF规模达到2.8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约占A股总市值的3%。
(二)新发、存量产品双轮驱动贡献规模增量
2024年,境内ETF规模增长1.6万亿元,其中存量产品规模实现了近1.4万亿元的增长,占比近九成;新发产品贡献了约0.2万亿元的规模增量,占比约一成。
宽基ETF占总发行规模比重超六成,涵盖了中证A系列(A50、A100、A500)、上证系列(上证180、科创50、科创200)、沪深300、宽基指增等重要产品。存量产品方面,沪深300、上证50、科创50等宽基旗舰ETF规模实现大幅增长。
(三)ETF资金净流入大幅增加,宽基、债券、红利ETF规模增长显著
2024年境内ETF市场资金净流入近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3年增长110%。其中,股票ETF净流入超1万亿元,占比超八成。
宽基、债券、红利ETF规模增长显著。以沪市为例,截至2024年底,沪市宽基ETF规模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5%;沪市债券ETF规模超1500亿元,较年初增长184%;沪市红利ETF规模约1000亿元,较年初增长150%。
(四)场外投资者对ETF的参与度持续提升
银行、互联网等渠道投资者对ETF接受度不断提升,其主要通过ETF联接基金参与。目前,境内ETF联接基金规模超5000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36%,较2024年二季度末增长23%。从ETF联接基金产品发行来看,2024年新发产品数量增长八成、规模增长四倍,均创历史新高。
上交所ETF市场发展情况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上交所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政治局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新“国九条”和“科创板八条”部署安排,推动市场各方同向持续发力,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指数体系和产品,构建完善指数化投资生态,推动ETF市场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更好服务金融强国建设。
(一)市场活跃度再上台阶,指数化投资深入人心
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以来,投资者对ETF的参与热情显著提升。截至2024年底,沪市ETF参与账户数近1000万户。从持有人结构来看,沪市ETF市场机构投资者持仓近2万亿元、占比超70%,持仓比例较2023年底增长10个百分点、持仓规模增长超100%。
市场整体成交活跃度创新高。2024年,境内ETF市场持续向好发展,交投活跃度再上台阶,沪市ETF整体成交金额近30万亿元,日均成交额1356.92亿元,较2023年增长51.61%。股票ETF成交额达11.09万亿元,其中宽基ETF成交7.13万亿元。
产品流动性持续提升。从成交额分布来看,全市场日均成交额超10亿元的产品共计43只,其中沪市34只,占比近八成。流动性居前产品中,宽基ETF数量居各类型之首,上证50ETF、科创50ETF、沪深300ETF等头部产品的成交额进一步提高。沪市日均成交额超50亿元的产品共计5只,除两只货币ETF外,短融ETF、政金债ETF的成交额均创新高。
(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丰富产品布局
做优做强宽基ETF,旗舰龙头产品不断涌现。截至2024年底,沪市宽基ETF规模达1.6万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147%。宽基ETF作为表征范围最广、最具市场影响力的类型,吸引资金持续流入。截至2024年底,沪市5只宽基ETF规模超千亿元。2024年,上交所持续丰富宽基ETF布局,推动上证180ETF、中证A500ETF和中证A50ETF等重要宽基产品上市。上证180指数编制方案优化修订市场反响热烈,8只上证180ETF新发上市,为投资者一键布局沪市优质核心资产提供投资利器。
丰富科创ETF产品,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上交所持续丰富科创ETF产品线,为科创板的增量资金注入开辟新渠道,有效引导资金支持硬科技发展,推动“科创板八条”落实落细。截至2024年底,共有38只科创板ETF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标的涵盖多条科创板宽基、行业主题和策略指数,总规模近2500亿元。目前,科创板已形成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和科创综指为代表的多层次宽基指数体系。一方面,通过丰富科创板ETF产品有效引导资金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资本市场对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指数编制合作,健全上海指数体系,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与建设银行合作编制上证智选科创板创新价值指数,并推动基金管理人开发产品。
完善央企ETF产品布局,服务国资国企改革战略。上交所ETF市场持续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引导市场参与者深入挖掘央企长期投资价值,服务央国企深化改革重大战略。截至2024年底,上交所共有央国企ETF产品35只,规模合计481亿元,投资标的涵盖了上海国企、国企一带一路、央企科技引领、央企创新驱动、央企结构调整等指数。2024年新推出了3只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规模截至年底合计达72亿元,为广大投资者分享高股息央企龙头公司的发展红利提供了更多元选择。
丰富风险低、收益稳产品,深入践行资本市场人民性要求,服务居民财富管理。一是推动债券ETF再扩容。截至2024年底,沪市债券ETF规模合计1538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184%,增幅显著。百亿级产品数量从2023年底的1只增至5只,日均成交额从2023年的147.42亿元增至296.28亿元。2024年推出30年国债ETF,截至年底规模达30亿元;推出首只1-3年国债ETF,发行规模60亿元;推动4只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获批。二是推出更多红利、低波动类型ETF。截至2024年底,上交所共有28只红利、低波策略ETF,规模合计约1000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150%,成交活跃度也显著提高,成交额增幅超115%。
发展绿色主题ETF产品,服务绿色金融。上交所持续推出绿色主题ETF,助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助力投资者布局绿色低碳发展机遇。截至2024年底,上交所共有46只绿色主题ETF,规模合计341亿元,为投资者进行绿色投资提供多元投资标的,也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的能力。
(三)优化跨境互联互通机制,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一方面,ETF纳入沪港通稳步扩容,截至2024年底沪市ETF标的范围已扩大至143只,进一步提升两地市场的活力和流动性,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市场。另一方面,ETF互通标的持续丰富,2024年3月,辉立-汇添富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在新加坡挂牌上市;推动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ETF报会获批。7月,沪港互挂产品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与南方东英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分别在上交所、港交所同步挂牌上市。目前,沪市跨境ETF跟踪标的基本实现了对全球主要市场宽基指数的全覆盖,为投资者进行全球资产配置提供了有力工具。
(四)完善市场配套机制,提升投资者参与体验
推动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便利银行、互联网等渠道投资者参与ETF市场。“科创板八条”提出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转让以来,上交所持续研究推动相关工作,为场外投资者配置ETF提供便捷方式,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新质生产力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
股票ETF集合申购试点平稳运行。截至2024年底,上交所有序开展ETF集合申购业务试点,13只宽基ETF、6只行业主题ETF试点均已成功落地,换购规模近8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舆论反馈积极正面。
(五)基金做市持续优化,提供高质量流动性
截至2024年底,上交所基金市场共33家做市商,其中主做市商21家,一般做市商12家。配备做市商的基金产品共643只,较2023年增加87只,其中628只基金获得主流动性服务。配备做市商的ETF共593只,占沪市ETF产品数量的98%,较2023年增加69只。沪市ETF平均配备的做市商数量为6家,宽基ETF做市商平均数量为7.7家。有11家做市商覆盖的沪市ETF产品数量超100只。前五位做市商的产品覆盖度为54.5%,前十位做市商的产品覆盖度为82.8%。
2024年沪市ETF做市商成交金额占全部做市产品总成交金额的25.5%,做市商活跃程度逐年提升,从做市功能发挥来看:一是做市机制有效提升产品的交易活跃度。2024全年沪市ETF的日均换手率均值为9.56%,较2023年增幅为12.6%。二是做市机制缩小了基金相对买卖价差,提升了定价效率。沪市ETF全年平均相对买卖价差为0.102%,较2023年下降43.33%,定价效率不断提升。三是做市机制有助于维护基金价格平稳,减小价格冲击成本。沪市ETF买入冲击成本为0.1%、卖出冲击成本为0.1%,相较2023年分别减少33.33%和16.67%,全年ETF价格冲击成本显著降低。
2025年ETF市场发展趋势
发展新机遇
随着新一轮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各项措施稳步推进,境内指数化投资发展空间广阔,ETF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一)持续丰富ETF产品高质量供给,服务实体经济与居民财富管理
做优做强宽基ETF,更好发挥其标杆作用。进一步丰富宽基指数体系,推动中证、上证、A系列指数协同发展,持续完善宽基ETF产品布局,以上证180ETF发行持营为契机,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优质投资标的。丰富策略指数产品,包括指数增强型、高股息、低波动、价值、质量等策略ETF,增加投资者选择。拓展低风险、稳收益指数产品,更好满足中小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优化丰富红利指数体系和产品,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大力发展债券ETF,发挥普惠金融作用。研究推动多资产ETF、REITs指数基金、主动ETF等产品创新。
(二)落实“科创板八条”相关举措,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丰富科创板指数和ETF品类,引导资金持续投向“硬科技”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按照“科创板八条”相关工作部署,推动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转让,为银行、互联网等渠道投资者参与ETF市场提供便捷方式,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新质生产力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持续推进ETF纳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提高投资者参与便利度,助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三)不断优化ETF场内配套机制,为中长期资金入市营造良好环境
主要包括优化ETF发行机制,便利市场参与主体。完善ETF做市商机制,持续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打造良好投资生态。推动集合申购业务常态化,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通过ETF入市。
(四)加强境内外市场宣传推广,提升ETF影响力竞争力
境内方面,持续加强ETF宣传推广和投资者服务,联合市场机构、主流媒体、高校单位等开展合作。境外方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拓展优化跨境互联互通机制,加强指数和产品“出海”,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五)丰富ETF应用场景,构建ETF市场良好生态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ETF在养老和投顾领域的应用,构建“长钱长投”的市场体系。着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服务中长期资金通过指数化投资方式进行资产配置,加快培育形成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建立培育良性有序、健康发展的行业文化和市场生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何俊熹 买股票如何加杠杆
上一篇:杠杆炒股如何理财 西周青铜礼器:是统治者为了达成政治目的一个“政治武器“
下一篇:没有了